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正確解讀「農藥殘留量」~

農藥殘留超過標準,是不是就會立即危害健康? 政府採取哪些管理措施來降低農藥的風險呢? 讓我們帶您一起來了解吧!

 

 

對於民眾擔心可能會吃進殘留農藥的各種疑惑,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地邀請國內學者為大家解說農藥殘留問題。農藥殘留造成人體健康危害的程度,與農藥殘留劑量有關,為了保障國人的健康與飲食安全,政府以非常嚴謹的標準訂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在動物實驗方面,是以試驗動物每天所攝食該類農藥也不會造成健康危害的最大餵食量(無可觀察危害效應劑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為計算基準;再依據政府核准的使用方法及防治作物為對象;最後考慮國人對農產品食用習慣及食用量等因素,才能研訂出在每一類農作物中的各種農藥殘留安全容許量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風險評估時所假設的情境,都是模擬最壞的情況,包括假設吃到的五穀、蔬菜水果等都有農藥殘留,食用前不經過水洗、去皮或烹煮,並且天天都吃進這些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這些假設訂定標準都非常嚴格。至於茶葉中的農藥殘留標準,是針對未沖泡前的茶葉進行規範,只要民眾依照習慣正常食用,引發立即性危險的可能就很低。

為了保護農作物,農藥必須在收穫前仍維持一定的有效劑量,因此在收成後殘留農藥是正常現象,大家要關心的應該是農藥的管理及使用方式。政府對農藥使用有層層把關,包括:所有農藥的使用都必須登記,登記時要檢附各種毒理資料、環境流佈資料、田間試驗殘留資料等等,哪些農藥可以使用、哪些不能使用也都有規範,並要求農藥販賣商及農民必須接受訓練課程,訂定安全採收期及殘留容許量,農民須依照「植物保護手冊」使用合法的農藥,遵照安全採收期規定採收作物。

業者依規定合法用藥、政府機關落實執行管理、消費者挑選(當季、當地、標章),清洗(去皮、沖洗、切除)確實,才能有效降低攝入殘留農藥的健康風險。